|
Post by monirui10 on May 13, 2024 10:27:12 GMT
所以,我从700元预期拉高到1000多,感觉也能接受。 二是,心理账户。 看电影,50块钱觉得可以接受,但100块就觉得有点贵了;和朋友吃饭,花100块觉得很划算,但500块就感觉太多了。 我们都会根据不同场景,分配心理预算,买耳机一样的道理。 在我以往的心理账户中,买过2000元的耳机,默认为该价位以内都能承受,这直接影响我对价格的敏感度。 三是,用户评价。 当我浏览一款或多款产品时,会有两种行为模式。 首先,不会太关注好评的文字内容,更倾向查看用户上传的实际照片,真实照片给人一种直观感受,让人提前预见手中即将拥有产品的样子,这是一种“效用感”(sense of utility)。 就像: 你购买一件商品,尤其是 哥斯达黎加手机号码数据 期待已久的商品,拿到产品并体验后的喜悦一样。 紧接着,我会看中评、差评,看其他用户提出的问题;这部分内容挺重要,它会揭示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,防止踩雷,帮我做更明智的购买决定。 在我经过三轮左右的搜索、信息查看之后,认知开始疲劳,情绪出现损失厌恶感“Loss Aversion”,因为品牌溢价抬高心理预期,用户评价又显得高价不能保证产品完美,所以,自然心理不平衡。 因此,第四点我想说:作为消费者,决策之前,会对商品有一些基本想法。一旦确定一个价格的锚点,会开始探究性价比背后的更多内容。 这个过程,就像打开一个黑匣子,各种数据、信息陆续呈现出来,他的选择会改变。 例如:哪个品牌产品怎么样?质量怎么样?我之前对它的印象如何?价格合不合理?等等。 从洞察者角度看,一个人的购买决策,不是由有价格标签决定的。 它涉及到品牌影 响力、心理预算、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,尤其看到别人的评价时,会直接影响感知和决策。 04 购买进入中后阶段,脑子几乎快要炸了。 这么多选项、产品、细节,怎么选? 我真需要冷静一下。 那时候在想:如果有一个工具整合所有平台信息,只要问它“帮我找找1000元以内,性些?”就能直接给出答案,该多好啊。 现在,以大模型作为底座的厂商做agent商城不少,什么时候用到电商场景中,辅助决策简直太需要了。 不管了,放下手机一段时间后,我把问题甩到社群中,结果,得到不少启发。 和我使用场景相似的朋友建议,买降噪耳机没必要追求太高价格,能降噪,满足基础需要,就可以了,还表示,可以去线下体验下。 一些比较专业的朋友认为:如果工作使用,像我每天戴4个小时耳机的情况,又听音乐,又需要降噪功能,有必要买个好点的,几个理想款式之间,最终,大家也给出了一些答案。 所以,第五点是什么呢? 我称之为:人群影响。 客单价高的产品,我最终决策,除在网上搜寻关键意见外,还会在私密社交圈中问问身边
|
|